熱塑性彈性體(Thermoplastic Elastomer-TPE) | ||
發布日期:2013-2-28 點擊數:4307 次 新聞來源: | ||
1、什么是熱塑性彈性體 熱塑性彈性體(Thermoplastic Elastomer-TPE)亦稱熱塑性橡膠(Thermoplastic Rubber-TPR),是一種兼具橡膠和熱塑性塑料特性之材料,熱塑性彈性體具有多種可能的結構,最根本的一條是需要有至少兩個互相分散的聚合物相,在正常使用溫度下,一相為流體(使溫度高于它的Tg─玻璃化溫度),另一相為固體(使溫度低于它的Tg或等于Tg),并且兩相之間存在相互作用。即在常溫下顯示橡膠彈性,高溫下又能塑化成型的高分子材料,具有類似于橡膠的力學性能及使用性能、又能按熱塑性塑料進行加工和回收,它在塑料和橡膠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。因此,熱塑性彈性體可象熱塑性塑料那樣快速、有效的、經濟的加工橡膠制品。就加工而言,它是一種塑料;就性質而言,它又是一種橡膠。熱可塑性彈性體有許多優于熱固性橡膠的特點。 目前,熱塑性彈性體尚無統一的命名,習慣以英文字母縮寫語TPR表示熱塑性橡膠,TPE表示熱塑性彈性體,兩者在有關資料著作中均有使用。為統一起見,都以TPE或熱塑性彈性體稱之。 2、熱塑性彈性體的主要分類:
? MPR—熔融加工型熱塑性彈性體 ? TPAE,TPA—熱塑性聚酰胺彈性體 ? FTPV—熱塑性氟橡膠 3、熱塑性彈性體的發展 熱塑性彈性體(TPE,Thermoplastic Elastomer),又稱熱塑性橡膠(TPE,Thermoplastic Rubber),是新型彈性體,它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(1985~1967,1968~1977,1989~今),取得了長期發展,涌現出許多工業化產品,成為與傳統硫化橡膠強有力的競爭對手。
從1938年德國Bayer最早發現聚氨酯類TPE,1963年和1965年美國Phillips和Shell開發出苯乙 烯—丁二烯—苯乙烯嵌段聚合物TPE,到70年代美歐日各國開始批量生產烯烴類TPE以來,技術不斷創新,新的TPE品種不斷涌現,構成了當今TPE的龐 大體系,使橡膠工業與塑料工業結合聯姻大大向前邁進了一步。 熱塑性彈性體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(1985~1967,1968~1977,1989~今),取得了長期發展,涌現出許多工業化產品,成為與傳統硫化橡膠強有力的競爭對手。 相關資料報道,2003年全球TPE消費量約為1 85萬噸,過去10年全球保持年均6%左右增長速度,2003年比2002年增長了6.4%。目前TPE消費結構中TPS約占44%、TPO占31%、TPU占9.5%、TPEE占6.5%、其他TPE占9%。運輸工業及有關行業已成為TPE頭號下游消費市場,2003年用量約為105萬噸。 隨著美國和歐洲汽車產量的增加,以及中國及環太平洋地區一些國家工業的迅速發展,TPE應用日益擴大,近年來增長強勁的是動態硫化熱塑性彈性體(TPV)。其在以汽車為中心的應用市場連續保持年均增長15%以上,作為替代軟PVC和橡膠的新型高性能材料,具有成本和性能上的優勢。國外報道預測,未來幾年苯乙烯類熱塑彈性體(TPS)仍居用量之首,但是所占份額呈下滑趨勢;隨著TPO進入汽車和醫療市場,替代傳統的熱固性橡膠和聚氯乙烯材料等,TPO市場份額將不斷擴大,消費量快速增長。未來幾年全球TPE消費將提速,預計年均需求增長率將達到7%左右。 我國是TPE重要的消費市場,2003年消費量約為30萬噸,其中主要是苯乙烯和丁二烯嵌段共聚物(SBS)。隨著我國近年來汽車工業高速發展,TPO類熱塑彈性體的應用將迅猛增加,預計未來幾年我國TPE的消費年均增長率將超過12%,。我國已成為全球TPE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,而且尤其是以汽車為中心應用市場將保持年均15%~20%的高速增長。 |
上一條:什么是PC | 下一條:TPV的性能和特點 |